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太普通,很失望,怎么办?

李松蔚 奴隶社会 2021-04-20

这是奴隶社会的第 2079 篇文章

Photo by Leo Rivas on Unsplash.

作者:李松蔚,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,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,家庭咨询师,知乎心理学领域优秀回答者。Momself 社群联合创始人。本文来自:李松蔚(ID:therapistlsw)。


1


孩子很平庸,非常失望,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?


这是知乎上的一个热门问答,提问者说:


 

“自私的执着”,这是提问者的自省。


我看了大多数答案,都在告诉这个爸爸/妈妈,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:通过言传身教,通过科学养育,通过不断反思,通过对孩子更深切或更无私的爱……这些答案无疑是出于一片好心的。


但我没有看到有回答告诉他:你是一个普通至极的父母,你不必对自己的欲望和挣扎有那么大的否定。


这不是一个普通人都会有的普通困惑吗?


普通人的人生并非是云淡风轻,知足常乐。普通人的智慧是不足以轻轻撕掉“平庸”这一层标签,也很难“接纳一切不完美”的。普通人是很纠结的,一会儿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,一会儿又不甘心做一个普通人……我们不都是这样吗?


普通人对孩子高期待,爱攀比,看到孩子平庸会着急,联想起自己的很多遗憾。是的,是很自私。但生而为人的私心,我们一点点都没有吗?


就算是无私的父母,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,真的可以不去焦虑孩子的竞争力、前途一类的东西么?焦虑的同时也警告自己:“科学养育,不要焦虑”,这让他们更焦虑了。


孩子小学成绩不好,就不容易上一所好中学,中学教育跟不上,就不容易进一所好大学。起点低了,未来的人生就更辛苦。


这些只是庸人自扰的想象吗?也许吧。但现实中大家都那么辛苦,对吧,你看身边的大家。虽说学历不高也可以另辟蹊径,但谁又能说得准呢?假如有人可以面对这些不确定,真的胸有成竹,那他一定另有底气,站在一个根本不普通的立场上。

 

要接受普通的人生,是很苛刻的要求。


▲ Photo by Josh Withers on Unsplash.


2


我自己就犯过这种错误。几年前,我在督导刚开始学做心理咨询的学生时,我经常批评他们在咨询中操之过急,欲速则不达。


如果来访者没做好准备改变,为什么非要推着 TA 改变?让 TA 多花点时间做准备不好吗?直到有学生对我说:


“李老师,我是新手,接不到那么多来访者。所以我急,我就是期望这个来访者留下来。”


我一下子就愣住了。是啊,不知不觉我就站到一个挑剔的立场上,怎么了呢?我曾经也是新手,不都是慢慢来的吗?谁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呢?


我对他们的要求当然是好的,这是进步的方向。然而仅仅只有要求的话,对他们帮助也不够。指出方向的同时,还要对他们的处境多一些认可。


但在这个问题下,我几乎没看到有人给这个普通人提供一些基础的关怀和认可,告诉他:你没有那么错(或者诚实地说一句:大家都差不多)。


没有人允许他对自己好一点。


我理解这是因为我们都急切。提问的家长急切,想改变他的看官也急切。急切是现在普遍的社会空气,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,大家都急。因为急,所以看不惯,看到不如意的状况就忍不住讲道理搞批判。


这也没错,道理是能帮助人的,但只是在一些时候。而另一些时候人们是听不进道理的,越听越难受。或者道理听得多,照样还会犯错。这也是常有的情况。需要为这种情况发出一点声音。


两种声音都是有用的。想要自己变成更好的父母,和接受自己做不到那么好,这两种角度都是好的。人啊,好一阵坏一阵,两种时候都有。


▲ Photo by Science in HD on Unsplash.


3


最后,如果你也像提问的人同样普通,同样急于变成更好的父母(或者说,同样不甘心自己变不成更好的父母),我给你提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:


第一,跟伴侣商量,请 TA 一起参与到对孩子的养育里,平衡你一个人的不足。一种声音占上风的时候,TA 可以帮你补充另一种声音。


具体地说,当你对孩子的要求太过急切的时候,TA 可以负责安慰孩子,让孩子知道他还好。当你觉得自己糟糕的时候,TA 再来安慰一下你,让你觉得自己也还好。


第二,如果无法摆脱对孩子的焦虑,可以找个时间 — 在你舒服的前提下 — 跟孩子谈一谈,告诉他:“我很矛盾。有时候我对你有过高的要求和担心。我知道你不喜欢,我也不喜欢,但我是个普通人,我难以取舍。”


让你的孩子了解这一点就好。他是一个独立的人,他知道要接受和拒绝你的哪些期待。当然了,你们之间还会有冲突。他知道你不是完美的父母,他也需要面对这个。


就是这样。你接受,然后把自己交出去。


这不是最好的方法,我知道。相比于其他建议,这些建议听起来算不上振奋人心。看的人代入孩子的立场会想:“这不是在给父母洗地吗?”


大概是。


可是真实的生活中,也有进步是这样一点一点来的。提问的人说,他讨厌他爸爸当年的样子,而生活的真相是,过一些年他也会变成孩子眼中讨厌的样子,没有太大改观。但他的孩子讨厌这样,说明孩子又进步了一点。一代比一代好。


要接受普通的人生,就要接受这个。


普通人啊,哪能在知乎看几条回答,学一学别人家父母的养娃经,自己就跟着脱胎换骨了呢(而且说实话,我也怀疑别人家的父母真的就能做到吗)?生活本来就是平庸的,这不需要谁讲道理我们才能接受。


道理听了很多,有时候难免还是没耐心。甚至越听道理越没耐心。小时候我们曾因为这一点被当成有问题的孩子,那么长大以后,至少不必再因为这一点,把自己当成有问题的大人。



「全村」说:


试着把关注点放在自己,而不是孩子身上。接纳自己是不完美的父母,也尝试让孩子知道:“我”也有期望,“我”也是普通人。这时候,我们也许会发现:陪伴过程中的焦虑和情绪,就会少很多。


下面几个村民的经历,我们很多父母都有过。说的就是如何通过接纳和共情,找到亲子关系中的平衡。


<<  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 >>

▲ 村民们亲身经历。


如果你也在学习放更多注意力在自己身上,陪伴孩子共同进步。欢迎学习李松蔚老师提炼的“7 大沟通法” — 《培养自我负责的孩子》。这门课程以心理学系统式家庭养育为理论支撑,包含 15 节优质音频课程,相信能对你有所启发。


▲ 扫二维码,¥ 99 即加入课程。


如果你也想在提升亲子质量的同时,找到有相同育儿理念的家长,共同学习和成长,欢迎扫下方松蔚老师邀请卡加入「全村」育儿社区。


除了能与教育大咖零距离接触,还能免费观看一诺、戴亚楠、李松蔚、一土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资深家长、亲子习惯养成系列动画的课程,和谢刚、湘渝、Julie、清华大学“教师团”、国际发展组织职员、秦华、小溪老师……的育儿讲座。现在加入,还能参与“村头饭后”互动栏目,向一土中学校长韩冬提问。


▲ 扫码进村,立减 50 元。

-  END  -

推荐阅读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我们在村里等你。


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,看经典热文,点击菜单。


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,

给邮箱 nlsh88@163.com 投稿吧。


欢迎转发分享;对话框输入“转载”即可了解授权详情;未经授权,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。

喜欢吗?期待你点“在看”支持 ↘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